博弈任何行业,都需要考虑周期因素,一旦周期结束,时过境迁,那必然是物是人非的,自然就要事事休。同样道理,近几年股票配资门户论坛,杠铃配置很流行,也很有效,但能一直有效吗?实际上,这也是与相关品种的时效性息息相关的,比如说黄金+科技股的杠铃配置,就要考虑这两个品种的活跃周期;同样道理,其他的因素也是如此。杠杆配置失效?品种的时效性是关键日本股市在失落三十年之后,有过四个阶段,逐步走向修复和再度繁荣的,而这里面非常值得我们借鉴。如图所示,这里面提到的杠铃配置在某些阶段失效,也是源于相关品种的特性不适合,并不是说这种策略本身没用了,而是选择的品种“失效”了。说白了,相关资产配置机制是有效的,但相关品种并不是始终能有跑赢市场收益的,这就是周期因素,因此很多股民担忧说杠杆配置失效了,这是不准确的,是相关品种过了“保质期”了。
之前玉名介绍过杠铃配置中各品种选择并非永久的,也是有周期呈现的。最典型的是银行股+微盘股的模式中,银行股并不是所有周期都反弹的,2020-2022年周期中是大幅跑输市场的,这就是要考虑的,实际上,同一个行业的每一轮周期中,驱动的热点也是不同的,即时代因素的不同,比如说以银行板块为例,2008年末,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,我国推行“四万亿”刺激计划,效果显著,经济复苏提振,货币政策放水后,银行自然是受益的,也是实现了超额收益。
2011年货币政策收紧推高了无风险收益率,本来是利空的,但由于汇金为首的国家队持续增持国有大行,使得这一波国有大行走出超额收益的行情。其他银行则并没有受益太多,直到2012年四季度,才有了一波行情,虽然比国有大行迟到,但补涨的收益反而更高。这种现象,并非偶然,在2023-2025年行情中也有类似的情况,也是国有大行领涨,最后农商行补涨的次序,同时请注意,即便是补涨,收益并不差,这也是暗示同一板块内部的热点结构也有时效性和轮动。
说到金融大行情,其实大家记得最深刻的,还是2014年四季度,当时经济受到压力,因此管理层释放流动性,货币政策大放水,资金杠杆放开,大量场外配资入场,形成了资金杠杆牛市,这样就有了金融板块大行情,大象起舞的情况。不过,这样的行情也很难复制,毕竟随后2015年三季度开始暴力去杠杆,导致资金杠杆熊市(股灾),从而也让随后的行情时,官方对资金杠杆使用较为谨慎。
2016年一季度之后,开始进入到中国版漂亮50行情,作为蓝筹股的银行板块也是受益其中的,不过结束的时间相对较早,2018年随着民营经济压力,以及地产行业逐步转向好,银行板块是承压的,尤其是注意到2020-2022年期间,除了2020年放水应对疫情时有过表现,其余大部分时间是相对低迷的。转机来自于2023年开始,中特估的因素,又是国有大行先涨;以及我国进入低利率时代,高股息因素,也让银行股板块效应拓展到城商行,到了2025年更是农商行补涨,形成一波完整的行业周期。这个其实揭示了,行业的时效性,以及盈利模式选择时的思路,接下来,进一步详解这些因素在实践中的使用技巧。
益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